Loading... 软件服务 选软件网页
当前位置:首页 >6121> 正文

愿做黄山不老松

时间:2016-09-02 16:10:17     来源:选软件网


2016年8月28日-8月30日,公司组织了为期三天的黄山旅游活动。

黄山的美、山路的险峻、爬山的累及高兴的心情很多同仁都有较多的描述,我就不赘述了。单就旅途上的有感有想的小事与大家分享一下吧!






少年壮志不言愁---迎接挑战的小朋友 
 

在半山腰,在光明顶,在百步云梯都曾遇见到充满斗志的小朋友。他们迈动着小脚,欢快的向上,也许是吃力的,却并没有畏惧天险:他们的乐观精神甚至鼓励了大人。




 

我曾听见一个小朋友对他妈妈说:这个路没有难度,我要挑战高难度的路!气喘不匀的我听了他的豪言壮语,很是有些惭愧,本来想放弃仍选
择了去“爬”一下导常艰险的“云梯”。



年轻人,没有包袱。敢于挑战新生事物,这是很好的现象。创造力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培养出来的。我们每一个人,都要有一颗童心,不能随着岁月的增长而变得暮气沉沉。



铁肩担道义---坚持就是胜利的中年挑夫



也许爬过名山的人,对于“挑山工”都有些印象。小时候学过课文,泰山的挑山工的辛苦一直在脑海里保存下来。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,在黄山上仍遇到这么多的挑山工,就觉得有些奇怪了。毕竟现代人对体力的依赖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。



比如你若觉得累,你完全可以坐观光缆车上去。但挑山工的坚韧存在,算什么呢?人工比电力更便宜是否是他们存在的理由?经过询问,这些挑山工年纪一般在35-55之间,可以上山一趟,上下山大约需要9个小时左右。如果挑到高处,价格为一元钱一斤。体力好的,一次可以挑一百五六十斤,也就是说大约可以挣160元钱!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“血汗钱”吧!难怪搞人事的小朱开玩笑说:以后谁要说他辛苦,让他来试试这个活!

抛开经济因素不说。挑山工的这种坚持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。人生的中年,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。事业上竞争压力大,体力上已开始不支,而机会却没有那么多。此时豪言壮语已不是那么重要,关键是要踏踏实实的将工作做好,撑起家,进而撑起国!没有这些人,你在黄山顶恐怕只能有“精神食粮”了!



永不服输---壮心不已的老年人



在山下,见到了邓小平的铜像。导游在车上也给我们讲了邓小平登黄山的事情。感触不深,总觉得是黄山旅游部门拿伟人来讲故事,搞宣传,给自己脸上贴金。





在下山路上,小朱与我在谈到这个事情时,说邓老当年75岁高龄,不大可能自己爬上山。你看我们现在四十多一点,仅下山就累得气喘如牛了。当年没有缆车,但我们沿途看到有滑杆,就觉得他肯定是被抬上去的。但凭直觉,凭我对邓老的了解及感情,我觉得他不可能被抬上去。


在“天门坎”时,我们遇到一对夫妇。头发有些花白了。我与小朱在讨论他们的年龄,小朱估计她有五十来岁,我就上前问了一下,竟然76岁了!小朱这下觉得有点相信邓老当年可能是自己爬上来的了。回来我查了一下(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一下《邓小平登黄山》这部电影),居然真有这段记录,邓老征服了黄山,并留下了“对于身体,我是及格了”的自豪!


黄山谈话,对于黄山的开发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说实话,我的旅游次数较少,但相对于黄山的旅游环境,我觉得是好的(相同的条件下)。


景美不必说,卫生搞得好,明码标价,很少有强买强卖的宰人现象。特别有感觉的是在黄山顶的团餐,吃的肉比山下还多,还好!看来邓老当年黄山谈话中的一段话真是起作用了:“多吃肉,少吃粮”!

附美图几张:


 

 

 


以上三段,皆有感而发。联想到黄山上那棵著名的迎客松,缺水少肥,风霜侵体,雷电劈身仍坚韧的永葆青春,送走落日,迎来日出,在高高的山顶上诉说着传奇。我觉得做人亦应如此。


也许我的体质比邓老差很多,所以要求稍降低下:吾七十岁时,将再往黄山,再见迎客不老松!


供应商信息

  • 林小姐  (区域负责人)
  • 所在区域:江苏  苏州
  • 提 示

    有保障

    可评价

    13191972404

   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选软件网看到的,谢谢~

  • 认证情况: 未认证